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2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)
1.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是( )。
A.发展关键期 B.机能期 C.发展期 D.差异期
2.“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,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”体现了教育起源说的哪种观点?( )
A.劳动起源说 B.神话起源说 C.生物起源说 D.心理起源说
3.在古代社会,统治阶级的子弟要按照家庭出身、父兄官职高低进入不同的学校,这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( )。
A.专制性 B. 等级性 C.社会性 D.世俗性
4..班主任要善于抓住班级重大偶发事件的处理,组织学生讨论,以明辨是非、美丑,发扬优点、抵制不良行为习惯,形成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这运用的德育方法是( )。
A.榜样示范法 B. 陶冶教育法 C. 实践锻炼法 D.说服教育法
5.“既知教之所由兴,又知教之所由废,然后可以为人师也”表明教师应具备( )。
A.本体性知识 B. 条件性知识 C.实践性知识 D.文化知识
6.在教育研究文献中,各种文物、教育史专著、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( )。
A.事实性文献 B.工具性文献 C.理论性文献 D.经验性文献
7.小学时期是儿童牙齿生长的关键时期,儿童的乳牙因牙釉质薄,牙本质较松脆,因此易生( )
A. 龋齿 B. 智齿 C.牙结石 D.牙周炎
8.宋老师在上课时,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,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。这种注意属于( )。
A.有意注意 B.无意注意 C.有意后注意 D.无意后注意
9.《红楼梦》中的林黛玉经常“见花落泪,闻声伤心”,这是一种( )。
A.应激 B.情境 C.心境 D.激情
10.郑老师在观摩了几场成功的公开课后,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,对下周自己要上的公开课充满了信心。这说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( )的影响。
A.直接经验 B.替代经验 C.言语劝说 D.情绪唤醒
11.思思在复习时喜欢做笔记,她利用的学习策略是( )。
A.复述策略 B.精细加工策略 C.组织策略 D.资源管理策略
12.学生学习了“地形”这一概念后,再学习“山脉”“高原”“平原”等,这属于( )。
A.下位学习 B.上位学习 C.并列结合学习 D.表征学习
13.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有三把“钥匙”,不包括( )
A.均衡性 B.综合性 C.选择性 D.全面性
14.( )历史悠久,影响深远,既是学校教育的产物,也是科学技术发展与分化的产物。至今,它在课程设置上仍是主流。
A.经验课程 B.综合课程 C.活动课程 D.学科课程
15.教学不可“跃进”“欲速则不达”,体现的教学原则是( )
A.巩固性原则 B.启发性原则 C.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.循序渐进原则
16.某教师在教授《路旁的橡树》一课时,将“学会关爱生命”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。该教学目标属于( )。
A.过程与方法目标 B.知识与技能目标
C.价值观与方法目标 D.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
17.道尔顿制是一种典型的( )教学组织形式。
A.自学辅导式 B.教师讲授式 C.系统学习式 D.传递接受式
18.科学课上,付老师指导学生运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,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。常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属于( )。
A.参观法 B.实习法 C.演示法 D.实验法
19.某教师在教授《小小的船》一课时,想要了解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情况,于是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∶“你们知道叶圣陶先生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吗?”这属于教学过程中的( )。
A.个体差异性评价 B. 诊断性评价 C.形成性评价 D.总结性评价
20.小童加入少先队后,在其他成员的影响下,开始按照少先队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,严格遵守校规校级。这属于( )
A.自我促成的纪律 B.集体促成的纪律 C.教师促成的纪律 D.任务促成的纪律
二、简答题(本大题共3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30分))
21.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?
-
23.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想象力。
三、材料分析题(本大题共2小题,每小题 20分,共40分)
24.材料∶
徐老师在教授《认识比例尺》一课的开始,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“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,可是迷路了。孙悟空叫来土地爷,可是土地爷只给了一张地图,比例尺是1∶10000。唐僧掐指一算,这也是取经道路上的一难。同学们,你们能帮帮他们吗?”同学们一听,都想帮助唐僧师徒,因此一整节课都学得很认真。
问题∶
(1)评析徐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。(10分)
(2)试述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和课堂导入的注意事项。(10分)
25.材料∶
2020 年初,新冠肺炎在国内蔓延,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,中国人民打赢了这场抗疫战。这场战役中,无数的医务人员、警察、海关,以及各大小社区的志愿者们,同心协力,为打赢新冠肺炎做出了巨大的牺牲。
对此,四年(二)班的班主任吴老师以“向所有一线医护人员致敬”为主题开展了班会活动,结果听到有同学小声嘟囊“医生太辛苦了,工作也太危险,我将来肯定不会去学医”。吴老师因此对该同学进行了点名批评。
问题∶
(1)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。(10分)
(2)如果你是吴老师,你将怎样对学生进行品德指导?(10分)
- 6小题,任选1小题作答,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,40分。)
26.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,并按要求作答。

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∶
- 10分)
(2)分析"明"字的构字特点。设计一个完整的写字指导过程。(20分)
(3)设计本课的板书。(10分)
27.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,并按要求作答。

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∶
- ?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?(10分)
(2)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,试拟定教学目标。(10分)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,并简要说明理由。(20分)
28.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∶
(1)简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。(10分)
(2)如指导小学生学习,试拟定教学目标。(10分)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读中和读后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。(20分)
29.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,并按要求作答。
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∶
(1)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。(10分)
(2)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,试拟定教学目标。(10分)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"加入课堂打击乐器伴奏"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。(20 分)
30.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,并按要求作答。

50 米快速跑动作方法∶
50米快速跑的完整技术过程,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、途中跑、终点跑等。采用站立式起跑,起跑后加速进入途中跑;途中跑时,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,摆动腿前摆积极,后蹬腿后蹬充分、有力,大、小腿自然折叠,用前脚掌着地.两臂屈肘前后自然、
协调摆动,用最快速度冲过终点。
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∶
- "50米快速跑"的教学重点、难点。(10分)
(2)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,试拟定教学目标。(10分)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。(20分)
31.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,并按要求作答。

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∶
(1)影子有哪些特点?(10分)
(2)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,试拟定教学目标。(10分)
(3)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,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。(20分)
答案请加客服老师微信免费领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