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黎阳教育官方网站!
面试技巧

2021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:三年级下语文《寓言二则—守株待兔》

浏览量:    发布时间:2021-01-29

三年级下语文《寓言二则—守株待兔》

 

守株待兔            

第1课时   

教学目标:

1、 学习寓言《守株待兔》,学会8个生字。

2、 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,理解寓意。

3、 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抄写后一个自然段。

教学重难点:

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,并能联系学习、生活实际,有一点感想。

教具准备:

录音磁带、图片、生字卡片

教学过程:

一 启发谈话,导入新课

寓言常对坏人、坏事、坏思想进行辛辣的讽刺,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。而夸张手法的运用,可以加强讽刺的力量,可以突出作者想要强调的东西,使寓言的主题更加鲜明。今天,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《守株待兔》。

二 学习本课生字、新词(出示生字卡片)

1、 读准字音。

2、 记忆字形。

(1)借助熟字和偏旁部首学习生字。

株、待、窜、撞、桩、捡、锄

(2)重点分析生字。

三 读寓言故事,理解课文内容(出示图片)

1、 读课文,标段落,看看每段的意思是什么?请学生自由发言。

学生说。

教师引导:我们在想一想,野兔为什么没有再来,田里的庄稼为什么全完了?找出重点词语。

学生说。

教师讲:对。那个种田人把偶然的事情当成能天天发生的事是错误的。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,兔子没来,庄稼不去种也全完了。

2、请大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?(先听录音,再说寓意)

学生说。

教师讲:不劳而获的思想是错误的。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,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事,才能获得成功。

3、看课文插图,说图意。

学生说。

四 板书设计

守株待兔

古时候        种田人        看见         撞死的野兔

急忙跑        白捡        乐滋滋           心里想

丢下锄头       整天坐         长满野草         庄稼全完

五 作业设计

1、 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

2、 按要求写词语

ABB:

ABAB:

3、 积累来自寓言的成语。

如有需求,请填写下方表单进行留言
相关文章
河南黎阳教育(总部)

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东风路交叉口路北400米路东融元广场B座12楼34室
联系电话:谢老师 15237197039
网址:www.hnlyjy.com
客服QQ:1664113979

互动平台
  • 郑州
  • 洛阳
  • 南阳
  • 开封
  • 安阳
  • 周口
  • 驻马店
  • 新乡
  • 三门峡
  • 焦作
  • 濮阳
  • 商丘
  • 信阳
  • 许昌
  • 平顶山
  • 鹤壁
  • 济源
  • 漯河
  • 黎阳教育(总部)

    地址: 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东风路交叉口路北400米路东融元广场B座12楼34室
    联系电话:谢老师 15237197039

  • 黎阳中牟校区

    地址:中牟新城区商都大道与宝峰街西100米路北
    电话:18530968616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黎阳新乡校区

    地址:新乡学院东校区南常青藤小区康悦大药房二楼弘毅教育(向阳路与东明路交叉口向东100米路南)
    联系电话:孙老师 15936598751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黎阳永城市校区

    地址: 永城市新城一高南门天桥东20米路南
    联系电话:0370-6079186

  • 黎阳信阳师范校区

    地址:信阳师范学院东门二街尽头处
    联系人:董老师
    电话:15938209656

  • 黎阳信阳市浉河校区

    地址: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飨堂社区师院东门正北方向130米
    联系人:13193872650

  • 黎阳许昌禹州校区

    地址:禹州市第三汽车站发发超市红绿灯西100米路南(老农机公司楼)
    联系人:刘老师
    电话:15188532258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黎阳鹤壁淇县校区

    地址:淇县东环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向南30米
    联系人:冯老师
    电话:18839267877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  • 虚位以待

24小时咨询电话:

18530968616

查看联系新浪微博
黎阳教师网

加盟电话:152-3719-7039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与东风路交叉口

技术支持:郑州网站制作 豫ICP备17005482号-1

'); })();